你看不见的关中乡村人在咬牙硬撑牛在挨饿

时间: 2023-11-21 07:11:15 |   作者: 新闻中心

  80后的虎子是铜川人,养牛已经有些年了,从最开始的个位数到如今的50多头,牛数不断上涨的同时,也代表着投入慢慢的变大,在村子某些人眼里,虎子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虎子年轻,勤劳也肯干。带头养牛的虎子,把“致富”的方法教给了村里人,他们跟着虎子的脚步也养起了牛,只是规模没有虎子大罢了。

  牛出现问题的时候,村里人习惯第一时间找虎子商量,这次牛快没有吃的了也是。只是盘算了所有办法后,发现最终没有办法。

  因为疫情的原因,陕西很多乡村开始了封村封路,村民们也第一次意识到:抖音上远方的“硬核防疫”这次实实在在的就在身边,即使不用大喇叭天天号召,村里的大爷大妈们也愿意主动上阵,守护属于自身个人的土地。

  “只要我值班,别说人,外头的苍蝇也别想飞进咱村。”这是蓝田某不愿透露姓名的乡村队长说给我的原话。

  可想而知,运输成百头猪牛饲料的车辆也别想进入到这些藏在县城小镇乡村里的小型养殖户家中。当然,别说村了,就是想跨省跨市,早先碍于政策限制,也无法通行。

  虎子家的牛吃的是山西运来的料。一只成年牛一天吃30多斤粗料(干草,秸秆),7-8斤细料(玉米,豆粕),运料的卡车分大小,小车运5-6吨,大车通常10吨往上,运一次,村里的大家伙分一分也就撑死吃上个把月。

  年前,想着生意好,能出上个20来头肉牛的虎子,在疫情到来前,并没有为自己压上全部身家的牛准备太多的“口粮”。疫情的突然到来令他和村里一众青壮年感到了恐慌和焦虑。

  乾县的庆锋养牛也有10年了,他说,养牛的成本里,饲料是大头,一头牛的花费有大半都是吃的东西,假如没有疫情,按往年的情况和他了解到的形势,今年的饲料价格本该是往下走的,因为他看新闻,也关注国际动态,好多人告诉他,今年国家会大量进口大豆玉米,这对国内的饲料原料市场是一个很大的补充,因此,大宗饲料原料价格下降的趋势肯定不可避免。

  为这事,他开心了好一阵子。靠苦力挣钱的人都更晓得挣钱的不容易,能省一分是一分,他估摸了一下,如果情况顺利,光饲料他就能省下好几百块钱。

  但人算往往不如天算,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地方为了控制疫情发酵,实行了交通管制,因此市场里仅有少数贸易商出货。抛开其它因素,这也成为今年玉米跟大豆这些饲料的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

  以大豆为例,据国家统计局流通领域食品大豆价格变化趋势图显示,在2020年1月21日至2月20日这段时期,大豆每吨的价格为3965元-3966.9元,而2019年该时期大豆每吨价格为3801.7元-3801.3元。

  “往年,随着天气回暖,气温升高,新豆快出来,旧豆子的价格也就会逐渐下来,但今年奇了怪了,豆子的价格一天一个价,升的老快。也不知道之后全国解封的话,会不会好一点。”

  大豆的价格涨了这么多,以大豆为原材料的豆粕(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自然也不用说。资料显示,大约90%的豆粕都被用于了家禽和猪牛的饲养,豆粕内含的多种氨基酸适合于家禽和猪牛对营养的需求。并且有实验表明,在不需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仅豆粕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猪牛的营养,从而促进牲畜的营养吸收。

  但今年,别说储备着豆粕,就是想着光维持日常必须的支出,对于虎子和庆锋这类没有门路、小型的养殖户而言也颇为困难。

  国家公布的大豆大宗采购平均情况已是上表所示,更不要说这些上涨的浮动金额会层层摊在终端养牛户手里,他们养殖成本的压力变得更大了。

  “不是说贵,舍不得买,毕竟再贵牛也得吃,总不能让牛饿肚子吧,但问题就在于想买也买不到,好不容易托关系找熟人好说歹说买到了,但是又运不进来。”

  在蓝田五里头养了7头牛的大壮情况就比他们俩好多了,一种原因是本来过年期间他就没想着把牛卖出去,总说再养养不着急,观望观望。因此早早就在年前给自己为数不多的几头牛备下了“口粮”,另一方面是他的牛除了吃买的饲料,其它那些比较“大额”的消耗品,像干草,秸秆等食物都被自己村的玉米杆“包圆”了,属于真正的“自产自销”。他说,之前攒下的玉米杆还有不少,够扛过去了,等这茬吃完,春暖花开的,能吃的就多了。

  在他们那块,秋收的时候,“细发”一点的人会自己掰完玉米,然后用稍小的(jue)头把杆砍完,整整齐齐码好,再找个拖拉机拉到大的牛厂去按6分一斤的价格卖掉,有的人懒的砍杆,找人拉车也划不来,又嫌“秸秆还田”把地里弄的“毛利鼓动”,就会给大壮打电话,说自己不要钱,只要能在春耕之前帮忙把地处理干净就行。每逢这时,大壮就会开着自己的拖拉机去他们地里边砍边拉,这些都是给自己牛存的免费的口粮,只是花点力气罢了,大壮不怕累。

  不过,“小门小户”这样尚且可以挨过一个月,但那些以前看着气派,从养殖户主变为养殖厂主的人,如今发愁的可就不是一丁半点了。

  本身库存受限,再加上春节假期,储备饲料也基本消耗殆尽,后续又采购乏力,想着紧急抛售,盘活一下资金,又无人运输,运输出去了,屠宰加工公司又大多停工停产,屠宰企业复工了,餐饮企业继续禁止堂食,宅在家里做饭的人慢慢地多,牛肉也不像猪肉那么相对“刚需”。

  查询了一下最近超市里牛肉的价格,56元一斤,种类也不齐全,不少人表示,本想买块牛肉回家做个烤肉解解馋,但一看价钱,摸了摸口袋,还是制止了自己,转头拿了一块猪后腿。

  这是自发的经济行为,是人们算了算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以后做出的理性选择。而这些市场消费需求的自然减少也就导致了牛肉销售量的大幅下降。

  原本指望一年到头,好不容易在春节可以挣钱的“香饽饽”如今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四脚吞金兽”,庆锋头有点疼。

  最近,庆锋面对“粮草不足”的情况,已经试了很多方法,比如淘汰一些弱牛,调整牛的配方,或者直接给牛吃的少一点,即使听见“哞哞”叫也假装自己没听到,但心里还是会焦虑,怕出现其它的问题。

  大壮说:“牛饿了不怕,主要怕得病,饿的话熬过了给多吃点就行,但得病了不行,治不好就得埋,那就是竹篮打水,啥都没了。”

  2月1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切实保障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运输车辆顺畅通行的紧急通知》,将运输养殖业饲料的车辆纳入应急运输保障范围。

  2月3日,国家农业农村部再次发文不得拦截饲料运输车辆。要畅通饲料及玉米等饲料原料运输渠道,鼓励开展“点对点”生产、配送,满足畜禽养殖的饲料需求,避免畜禽“断粮”影响生产和供给。不得关闭屠宰场。要保证屠宰场正常运作。不得封村断路。要严格落实“一断三不断”要求,立即排查乡村公路通行情况,确保通往畜禽养殖场、畜产品屠宰加工和交易市场等关键场所的道路通畅。

  庆锋也注意到这个政策了,他搜到网页文件拿给村上看,但村上领导说也没办法,因为就算自己把村里拦截的给撤了,但镇上,区上,再往远饲料车一样开不进来。

  庆锋想了想也是,就放弃再四处挣扎了,他也不想给大家添麻烦,这种特殊时期,再多的牛比起人来也是微乎其微的。不过,虽然嘴上说着钱没了还可以再挣,但他还是会每天把新闻刷上好几遍,看看疫情状况,盼着饲料车能早日顺顺利利在路上跑起来,拉着满满的新鲜的料到他跟前,牛吃的可以不那么紧巴巴。

  他也盼着,自己年前就打算过年期间出笼的那几头牛能赶紧卖出去,卖个稍微好点的价钱,补上他最近的损失和焦虑。

  但每每刷疫情报道,他都觉得心里越发难受,不了解什么时候是个头,自己附近有好些人带回的高速劝返,封路走不了,有的人有家难回,去了陌生城市就会被带走隔离的消息让他不知道该咋办。心烦了就去看牛,结果看得次数越多,心里就更烦,反反复复,周而复始。

  其实早在二月初,新京报就曾报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湖北有许多养殖企业面临饲料紧缺的问题,没过多久,中储粮和中粮便表示先后向湖北发运豆粕,累计运出33505吨豆粕。

  但那是疫区,是受千万人瞩目的地方。而对于在陕西境内的县镇级以下单位而言,那是远方的水,是望不见的梅。

  3月1号的时候,有文件下来,说陕西好多地方继规模以上工业公司率先复工之后,大批中小企业都也有望在近期有序复工。并且很多人已经开车走高速回到了自己原先的居住地。这一串的消息终于让这些在偏远地方规模不大不小的的养殖者们看到了希望。

  这些“靠牛吃饭”的人们,期盼与焦灼的心情混杂在一起,犹如一团麻,捋着这团麻,背后每一根的尽头都是一种叫做期望和等待的情愫。期望春暖花开,万象更新,等待疫情过去,生活回归正常。

  养了这么多年牛,经历了不少风雨的庆峰面对今年的形势,也只能摇摇头,说不好说,他打听了一下最近的肉牛报价,跟往常一样,维持在毛重15.5元-16.5元一斤左右,不过这还是目前肉牛少,成交量较低的情况。

  最近,村子逐渐解封,饲料的运输也慢慢步入正轨,但路开了,牛市也回暖,放开了交易,蛰伏一个冬天,在年前没有卖出牛的养牛户非常大程度会选择扎堆出栏,庆峰又有点担心价格的回落了。

  大壮这两天心情还可以,3月1号他们村子刚解封,当天,就有猪贩子去他们村里收猪。大壮把自家除了牛,但还有的猪卖了8个,按一斤16的价格,一头260斤左右的猪可以卖4000多块钱,但媳妇还是嫌弃他,“年前17、18的价格叫你卖你不卖,非要等等等,等到现在少挣几千块。”

  经过这次,大壮发现了,猪比牛好卖,而且有些东西要趁早,要果断,他说明年得多要几个猪娃子,至于牛犊子,还是算了。

上一篇:女裤PNG图片素材下载_女裤PNG_熊猫工作

下一篇:抖音“土豪”吃播走红宣称要吃一头牛引起网友公愤:费事你别装了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