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清影工作坊 来自一位英国观众的锐评

时间: 2024-03-14 11:15:37 |   作者: 行业新闻

  2023年6月底到7月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人文学院、社科学院、日新书院以及中央民族大学20余位本硕同学,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张小琴教授、雷建军教授、曹书乐副教授、梁君健副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圆满完成了2023年的“清影工作坊”纪录片实践课程。这一次我们来到浙江温州洞头区,这个百余小岛形成的神奇之域,集万物之灵,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带来了既厚重又轻盈的独特氛围。

  在此之前,任课老师们曾诚挚邀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著名影视人类学家保罗·亨利教授,共同指导同学们的拍摄和剪辑。尽管亨利教授对此跃跃欲试,无奈年事已高,考虑很久没能成行。在短片完成后。亨利教授提出很想看一下工作坊作品——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同学们以影像的方式与世界顶级学者交流,我们当然不会放过。日前亨利教授回信,十分热情地为7部短片逐一写了评论与建议,很多批评也相当尖锐,令大家受益良多。

  经同意,我们在此做了简单翻译,全文登出。希望这些来自英国一位72岁老观众的评论也能给大家带来启示与灵感。

  一部围绕一个出色的中心人物建立起来的佳片,不仅仅因为人物的外向、快乐很适合镜头表现,也因为在片中可以探寻到他生活的多个不同层面。因此能说影片的“选角”很好。摄影总体上也很好。

  我很难给出可靠的回应,因为我总是难以看清字幕——它们总是过快,或背景过亮,无法阅读。所以很可能我错失了大量内容。

  然而总体上,影片如果场景更少、更长一些会更好。对我而言,故事从一个话题到另一个话题、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轮转过多。

  装饰寺庙的部分若能够作为影片的支配结构,可能会更有助于带领观众从头至尾的总体理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想一开始最好介绍关于寺庙的一些背景信息,比如拿着秤砣的老人,以及搭建老人住处的模式等等。还有,关于寺庙的过多镜头都是孤立或无情境的,比如有一处演奏乐器的女士的镜头,我并不清楚它在整一个故事中适配于哪里。孤立镜头的累积呈现出一种“散乱”的整体感受。

  我建议,在寺庙作为支配叙事作用之下,其他场景逐一使用:加油站场景,稻草场景,家中吃饭场景(但只需一次到访家中的场景即可,将做饭和家中吃饭结合到一起),画廊场景,学校中的孩子场景(在结尾显得不知所云)。

  我想应该更注重场景间的声音过渡,以增进对影片的理解。在这一点上很多其他短片也存在过于突兀的问题,即使是场景从街边切换到寺庙,也就是非常不同的声音环境;依旧是建议有更长的过渡。

  考虑到摄像机后的声音在片中较为重要,我认为应在影片较早处就建立起某种对话感。加油站场景提到了“清华学生”,几乎做到了这一点,但我不知有没有很好的方法能让对话发生的更早些。

  不得不说影片有一点我实在是不喜欢:开头充斥音乐的镜头剪辑。它使影片乍看仿佛一个流行乐队的视频广告。音乐停止,影片立刻在风格上判若两片。或许这段音乐有什么我没有理解到的特殊含义?

  这部影片的基本想法是很明确的:将海洋动物民间故事的讲述,与渔捕、鱼市的场景作并置,以探索人类如何将道德理念投射到海洋生物的关系上。很遗憾,我觉得影片对这个想法的实现让人很难把握。

  首先,我觉得故事描述应该更长、更精巧一些。影片优先以故事描述来结构比较好,其他素材提供支撑辅助。目前故事太简略,而影片大部分都是辅助素材而不是故事。

  其次,假如影片更专注于在故事所讲与画面所见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会更好。有时,在海洋生物之间如何自相残杀与渔人如何残杀鱼类之间,似乎有某种总体上的联系,但这一联系又往往过于模糊。尤其是传说故事与寺庙场景之间的联系我很难理解。

  最后,必须得说音乐的选择有时候很怪异。有某处,西方圣诞音乐被用了进来,与我们在画面中所见(用鱼烹调)没什么明显联系。我想象这个并置意在讽刺或者甚至诗化,但对我来说只是很奇怪。

  对一位非凡人物的非凡描绘!祝贺主创们用出色的摄像完成了这部作品,片中有很多令人惊叹的场景。

  然而在叙事方面,我觉得过于密集,而在活力与喧嚣、私密与相对沉静之间只有少数的对比(尽管这个人物可能很少沉静,我倒是挺欣赏这一点的)。

  以脚擂鼓学习班作首尾呼应的想法我觉得很好,尤其是理发的场景明示这是两次不同事件。不过若能够在剪辑环节给主创们建议的话,在充满了许多活力的开头之后,我会建议转到更安静、个人化的场景,同时引入更多他家中、家人及周围人的镜头,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片名中的那个“I”。我们对拍摄对象了解得越多,越会在接下来的影片中更加关心他。

  我猜测主创们在拍摄时过于关注日常生活的实时顺叙,他们在现实中对拍摄对象逐渐了解,影片也慢慢的变私密。但在创作影片时,你需要随时准备好抛掉事件的历时叙述、为影片创造新的叙述顺序。

  而且总体上,我感觉道教仪式的场景过多。我知道的确有多种多样的道教仪典,但影片的主题我想是去了解拍摄对象,而不是作道教民族志研究。假如这些减少一些,会让影片流动更顺畅、显得不那么松散。也可以为一些更私人化的场景留出时间,多一些喘息之机。

  我还会建议要更重视场景之间的声音剪辑,以使过渡更为自然。目前,声音的突兀转变加强了过饱和叙事的印象。

  我不得不说,字幕有时候让我无法跟上,它们出现和消失过快。所以我可能错失了很多关键内容。

  翻译有时候似乎也有些奇怪。我想在语法层面它们当然完全正确,但在实际使用中并不正确。比如,英文标题中的“drum”实际上就有点奇怪。要么是“The Drum”,要么可能更好的是“Drumming”。“I”也显得很正式,就像我们上一任女王说的“我的丈夫和我(I)”。但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在此处还是用“and me”。

  相对于目前我看到的其他作品,这部影片似乎在制作专业性上超然自成一格,尤其是对摄影和混音质量的把握上,它营造了最佳的静谧氛围。

  中心思想是很出色的:主角与其说是人物,不如说是妈祖庙本身。我们正真看到一天的时间里,各色人等来到这里为这个主角添砖加瓦。

  影片已经制作得非常好,我没有太多建设性的批评可提了。不过,或许我能够给大家提供很多如何进一步丰富它的主意。

  关于来到寺庙这些人的故事,我很想知道更多。你们显然决定不加入采访,不过你们是否有采用过其他策略呢?比如,在与拍摄对象沟通解释你们为何在场的时候,你们是否请他们对妈祖“解释”更多他们来此的目的?或者你们是否利用年老的参与者激发对话?比如那位代表温州老板来拜问妈祖的女士,通过她与年老管理者的互动,我们更了解了她的处境。这种技巧也用在其他例子中了吗?还有一例:三位讨论关于施工规则事情的人,你们是否有刺激他们聊得更多更深入呢?

  我很欣赏影片的时序结构,不过我想有些地方还是不太理想。影片开头的大全景是很棒的镜头,但它结束于管理员关闭寺庙,然后再在早晨重新开启。假如我来剪辑,我会建议以清晨作为开头,大全景镜头用在别处,也许用来表示下午关闭的时候,或者影片结尾,在渔人回到码头的镜头后面。

  用钟表展现时间的流逝不错,不过用得太不均衡——在接续得很快的两个分开情景之中。在整部影片进程中把它使用得更分开一些会比较好。假如只有早上六点左右和下午四点左右这两个可用的,我会建议每个时刻只用于一个情景。

  一部可爱的人物短片,摄像和记录都较好。通过主角,我们不仅仅认识了他本人,还认识了他所处的社区。字幕也是整组短片里较好的。某些翻译有点问题,有时停留在画面的时间过短,不过至少整体上合理,字体大小也合适。

  我对影片只有一个遗憾之处:还不够多。我是指,我们没能看到他与更多人在更多情境下的互动,影片就已经下了某种结论或出路了。他说了很多他妻子,但我们很少(没有?)看到她。他坐公交车去城里,但他在片子里总没到城里。他谈起打鱼生涯,但只有一个渔船镜头。结尾他坐着巡逻船出海,但我很惊讶看到他突然身穿制服,也纳闷他在那里干什么。巡逻船没有回港,我们的主角也没回家,然后影片就结束了,就像我们常说的“悬而未决”。影片以他打扫开头,显然是他早上第一件事;假如影片也是以他晚上通常做什么典型事情结尾可能好些,比如上锁之类。

  又是一部由两位出色人物的精彩故事成就的影片——既有她们个人生活及彼此关系的故事,又有她们参加的民兵团故事。不过,尽管“选角”与内容很好,我想还有很多办法能够改进。

  这次也一样,我还是很难通过字幕跟上影片思路,不过我感觉故事的讲述可能有很多重复,可以削减一些。

  我主要担心的在于,这样一部大部分由正式采访场景组成的影片,在视觉呈现上没有好好考虑。尤其是影片开头,两位女士都是被置于广角镜头中,坐在一个没有描述作用的棕色沙发上,背后是灰色的脏兮兮的墙,把整个画面切成丑陋的两半(在这个环境里,声音上也有回声)。她们的住所原本就是这样,因此面对镜头的时候可能坐在沙发上她们更舒适自然,这一点我很欣赏;不过电影创作者还要尽可能让影片在视觉上更吸引人一些。显然这也不是不可能,后面林菜花的采访段落就好多了,一部分原因是绝大部分是特写镜头,一部分原因是背景被切的方式更好看了一点。

  使用切入或插叙(美国人称之为“B-roll”)的素材来打破大头采访镜头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我很喜欢切入沉默丈夫的素材),但我认为还可以多用一些。如果能看到姐妹俩之间有更多的互动就更好了。用她们分酒的小段落开始是不错,不过很遗憾这个镜头里实际发生的分酒动作并没入画。

  影片对鱼类养殖过程进行了精心细致的描摹,视觉上执行的不错,从这个意义上完成得较好。

  然而,我感觉影片有两端。一方面,尽管拍摄较好,可它称不上诗意电影:那在大多数情况下要视觉上更多元的素材。有很多好看的镜头,但绝大多数都是广角,仅仅是描述性的(也即,在形式或者特殊光线效果之类的方面没有有意识的探索)。另一方面,尽管污染问题与养殖导致鱼类减少的问题不时浮出水面,它也不是一部论说式的电影。

  或许还有第三端,即与鱼类养殖产生关联的人物:我们大家可以从远处看到他们互相捉弄,但不足以了解作为个人的他们,也就无从得知在那里工作的价值信念如何。

  为了超越单纯记录而制作一部纪录影视作品,通常还是有必要选择一端,围绕它展开叙事。

  保罗·亨利(Paul Henley),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视觉人类学教授,曼彻斯特大学格拉纳达视觉人类学中心首届主任,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成员、曾任主席。亨利教授在剑桥大学获得学士、博士学位,早年赴委内瑞拉南部开展田野工作,并进入英国国立电影电视学院学习导演、摄像,曾作为自由电影制作人为英国电视机构制作影片。这位集学术田野与媒介实践为一身的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积极投身于视觉人类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多次担任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国际民族志电影节、巴黎人类博物馆让·鲁什国际民族志电影节、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民族志电影节等重要民族志电影节展的影展主任与评委,与云南大学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也有着深入的学术往来。保罗·亨利教授著有《民族志纪录电影》《真实的冒险:让·鲁什与民族志电影技艺》《亚马逊低地的南印第安模式》等书,并发表论文50余篇,在2018年退休后仍继续担任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一系列关于“人类学,创造性实践与民族志”专题文章与著作的联合主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上一篇:15628项制裁俄被制裁情况大盘点

下一篇:“空无一人”的智慧港口是如何运行的?

推荐产品